《2022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發布,揭露數字藏品矛盾的本質
10月25日,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發布《2022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近年來數字藏品產業情況的深度研究,結合數據調查以及數據分析,對行業演進趨勢進行詳盡闡述及前瞻性預測。
“四象限”模型賦能數字藏品,行業“三大發展判斷”值得關注
眾所周知,數字藏品為內容生態提供了新的載體,成為地域文化、文創藝術、企業品牌形象傳播的重要陣地,開啟了“元宇宙+營銷”的創新路徑,成為了“激活數字經濟的鑰匙”。不僅如此,數字藏品不僅是區塊鏈技術在今日的大規模演練,更是未來Web3時代價值體系構建的提前預演。
此前,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曾在《2022元宇宙產業發展趨勢報告》中提出“元宇宙四象限模型”,指明企業在元宇宙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涉及的多種技術,收獲了行業人士的肯定。
為此,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針對目前主流數字藏品的特性,構造了數字藏品的“四象限”,并更為直觀具體地展現數字藏品的價值屬性。《報告》將數字藏品玩家分為鑒賞家、大玩家、收藏家以及藝術家。
對于國內數字藏品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在《報告》中亦發表了多個建設性觀點。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看來,數字藏品行業未來將會呈現收藏向上,交易向下;監管向內,傳播向外;產業賦能,權益并行的狀態。
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4.7億元,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有三大因素
今年以來,數字藏品市場層出不窮,在數量不斷走高的趨勢下,也伴隨著種種爭議。那么,數字藏品在未來究竟能有多大的市場規模?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在《報告》中預測,至2026年末,國內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4.7億元,關聯市場規模將達到926.3億元。
同時,伴隨數字藏品行業發展與整頓并行,雖然行業整體需求呈現增長,但劣質平臺的清退,也讓整體數量增長放緩。因此,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預測,隨著行業合規性提高,平臺數量將重回增長軌道,至2026年,國內的數字藏品平臺數量將達1858家。
為了更好地向外界展示數字藏品市場購買用戶的特征,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在《報告》中針對用戶年齡分布、數字藏品售價、用途以及渠道等進行了詳盡地分析。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特別指出,影響用戶購買決策的三大因素是IP、藝術性以及紀念價值。
揭露數字藏品矛盾的本質,助力行業重回增長軌道
背靠區塊鏈技術,數字藏品憑借著現階段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與易實現的變現路徑,也成為給業務賦予“元宇宙”屬性的最快途徑。但是,速途元宇宙研究院也注意到,數字藏品行業之中也出現了“不和諧音”,良莠不齊的數字藏品及平臺,也為行業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報告》中特別指出,數字藏品被行業質疑的原因在于,收藏性與流動獲利相背,稀缺性與過剩產能相背,長期性與平臺動蕩相背。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進一步分析稱,數字藏品矛盾的核心本質是數字化技術為行業降本增效與單純依靠售賣虛擬數據追求價值增量的矛盾。
因此,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看來,區塊鏈作為元宇宙底層技術,數字藏品雖然憑借解決方案能夠為企業的產品與業務增加“元宇宙”屬性,但想要打造真正的元宇宙產品,數字藏品不是萬能的,其僅僅是元宇宙中眾多的元素之一,還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使用場景,搭配生態和基礎設施才能發揮價值。
“國內數字藏品仍然處于發展初期,仍然存在行業泡沫、監管空缺,以至于行業質疑聲聲不絕,但我們希望借此篇報告,讓行業去偽存真,共同挺過行業陣痛,迎來數字藏品行業光明且百花齊放的明天!”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首席探索官趙佳茹談到。
同時,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方面表示,《報告》雖盡上下同仁之所能,長達百頁,但仍只能揭示數字藏品偌大產業的冰山一角,但仍希望能夠帶給元宇宙、數字藏品賽道同仁以參考、以反思、以拋磚引玉。